南昌工学院坐落于八一军旗升起的英雄城——南昌。学院由原省委书记傅雨田为首的一批老同志创办于1988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历经数十寒暑,几代“工院人”秉承“忠信笃行,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和“用井冈山精神育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立足江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自觉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凝练广泛认可的学科布局特色;同时,高位嫁接职业教育的模式,不断深化专业对接职业,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体系改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兼顾首岗就业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社会接受的人才培养特色,塑造南昌工学院品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就业为导向,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产学研互助”的兴教办学路,先后与微软公司、格力空调、深圳纳思达、广东奥维斯集团以及南昌奥克斯空调等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创建了纽斯黛莉班等校企合作示范班级;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形成了以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体,民族预科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两翼的办学格局。

        现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达60余万平方米,按照国际生态园林建设规划,融山水人文于一体,并建有完备的各项教学和生活配套设施。全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以及培训部等11个二级学院(部),本专科专业60余个,建有机械工加工中心、现代电子实训中心、现代教育中心、文管实训中心等11个实验中心和61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七大学科。在校生近3万余人,其中有来自51个少数民族学生13000余人,专兼职教师13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18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40余人。

        特别是学校作为全国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自2003年举办民族教育以来,尊重民族风俗,高标准建立清真食堂等,并立足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和个体差异,倾情倾力为民族学生成才搭建“金色桥梁”,先后为同济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数百所部属、省属本科院校培养合格预科生近3万名,并为响应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援疆、援藏政策,主动承接了内地西藏和新疆中职班、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大学毕业生培训班,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形成了民族小省办民族大教育的局面,成为江西省民族教育的一张鲜活名片。省委强卫书记批示:“办好民族预科教育首先是一种责任,对支持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发展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同时,办好民族预科教育,对江西来讲,也是树立对外形象、扩大对外影响、促进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一定要更加重视,继续关心支持南昌工学院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办学和管理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感谢民营企业家办了一所这么好的学校,学校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很有特色”。孙刚副省长批示:“赣江学院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认真、过细、到位,效果很好”。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春华秋实,风华正茂。”二十五年来,学校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多次荣获江西省“优秀学院”、“办学先进集体”、“先进助学单位”等,近几年更是成绩斐然,200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07—2009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9-2010年先后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规范管理年”和“提升质量年”先进集体称号, 2010年,先后被省综治办和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授予“平安单位”和“基层党建示范点”、“安全文明校园”称号,2012年,被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国家民委等部门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